2009年2月6日星期五

丹栀逍遥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

自2006年至2008年以来,采用丹栀逍遥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并与雷尼替丁加多潘立酮治疗40例作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18~70岁,平均48岁;病程0. 2~8年,平均3. 2年。胃镜反流性食管炎分级: 0级无,Ⅰ级26例,Ⅱ级10例,Ⅲ级4例。对照组40例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14~72岁,平均44岁;病程0. 1~10年,平均3. 8年。胃镜反流性食管炎分级: 0级无,Ⅰ级25例,Ⅱ级12例,Ⅲ级3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①具有反流性食管炎的典型症状如烧心、反酸、胸骨后烧灼样不适或疼痛、反胃、吞咽困难等。②内镜检查符合1999年8月全国反流性食道疾病研讨会制定的《RE诊断标准》内窥镜下食道黏膜破损特征及程度分为四级: 0级:正常; I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无融合现象; II级:呈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非全周性; III级:病变广泛,黏膜糜烂融合呈全周性,或溃疡存在。③排除其他疾病:如消化性溃疡、食管裂孔疝、食管癌及肝、胆、胰、心脏等器质性疾患。
2 治疗方法治疗组 予丹栀逍遥汤加减。药用丹皮20g,栀子20g,当归15g,白芍20g,柴胡15g,茯苓20g,枳壳20g,白术15g,甘草10g,黄芩20g,黄连20g,海螵蛸20g。若反酸明显加瓦楞子;胃胀明显加厚朴;打嗝、嗳气频者加旋覆花或丁香、柿蒂;胸骨后疼痛明显加延胡索、郁金;食欲不振者加焦三仙、鸡内金;便秘者加干姜、大黄。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口服。对照组 予雷尼替丁片150mg,每日2次,于餐前30min口服;多潘立酮片10mg,每日3次,于餐前30min口服。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根据内镜复查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3 治疗结果疗效标准 参考文献中有关标准拟定。(1)内镜复查的积分判断标准:积分为0者为痊愈;积分减少2分者为显效;积分减少1分为有效;积分无变化或增加1分以上为无效。(2)临床疗效评定: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为痊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为有效;症状、体,
4 讨 论反流性食管炎属中医“胃痛”范畴。中医胃痛各证型的胃黏膜病理变化和胃酸分泌功能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多数医家已报道上消化道黏膜水肿、糜烂、溃疡、出血多属肝病不和、寒热夹杂证,治宜疏肝解郁、和胃止痛、寒热并调[2]。反流性食管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其发病原因主要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功能降低及一过性食管括约肌松弛、食管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以致胃、十二指肠反流物中的H+、胃蛋白酶、胰酶、胆盐等损伤食道黏膜所致。其发病特点是慢性反复出现症状。本病属慢性复发性疾病,需要长期维持治疗。祖国医学虽无“反流性食管炎”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属中医学中的“吐酸”“反胃”“胃脘痛”“胸痛”等范畴。其发病多为饮食不节、七情失调,导致肝胃郁热,热结食道所致。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是其发病关键。而气郁化火,热结食道是其必然结果。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27·因此,笔者立疏肝清热、理气和胃之法,选用丹栀逍遥汤加减治疗本病收效显著。方中柴胡疏肝气、开郁结,与枳壳同用起到疏肝解郁,宽中除胀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柴胡具有促进肠蠕动,抑制胃酸分泌等作用;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善泻血中伏火;栀子泻火除烦,尤擅清心肝之火,并能导热下行;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使运化有权,避免因木旺克土导致脾失健运;伍当归芳香行气,味甘缓急,既养血,又活血,善止血虚血瘀之痛;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两者具有抗炎、抗幽门螺杆菌、促进炎症吸收的作用;海螵蛸为制酸要药,其主要成分碳酸钙可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并有收敛降逆作用,利于食道炎的愈合;白芍养血柔肝配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综观本方,祛邪不忘扶正,治标不忘顾本。诸药合用,使肝气得疏,胃气得降,郁结得除,热毒得清,则诸证自愈。另外,由于本病病程较长,且与情绪饮食等关系尤为密切。故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重视调理情志,避免精神的刺激,饮食不宜过饱,宜少食多餐,勿大量饮酒和进食刺激性的食物。同时,还应注意劳逸结合,只有坚持综合治疗,才能缩短本病的治疗时间,为患者的早日康复提供可靠的保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