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2日星期日

为什么会得食管炎,谈谈我的经历(四)

在寻求西医治疗失望之后,我开始寻找中医治疗,一开始我去了当地的中医附院,结果发现附院的医生虽然也开中医方,但是好象看病的方法已经是按西医的思路来了。我觉得应该去看最正宗的传统中医,于是就又找了国医堂,国医堂按我的理解应该是当地最好的中医诊所了,门口的牌子上都有专家的介绍不少是中医省内某个委员会的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
我仔细寻找了一个老医生,看他的简历是黄帝内经研究会的主任,擅长脾胃病。那天下午老医生坐诊,看病的人不多,老医生给我把了把脉,把完脉之后说了句,没想到你的脉这么弱,你的身体后面还会更差。听完这句话,我当时心咯噔了一下子,感到特别沮丧,连忙问道那该怎么办,老医生说,先吃我几付药再说,开了药方给我后,医生特别叮嘱了一句,拿到药之后还到我这来,我给你说说怎么煎怎么服。我连忙连连称谢拿着医生开的药方到隔壁药房划价,化完价我有点疑惑了,7付药竟然要200多块钱,好象也太贵了。虽然有这么一些怀疑,我还是满怀希望回到家中,按时服药,服了几天以后,病也没见多好,反倒是嘴里面甜腻起来,总觉得连分泌的吐液都是甜甜的,同时似乎两肋也疼的更厉害了。7付药吃完了,我觉得有点不对劲,第二次再去,我没再找第一个医生了,这次换了另外一个老医生,也是一样,开完方子,一再叮嘱我拿到药之后一定要再到他哪儿去,由他指点怎么服药,这次划价又是很贵的几付药,这次我留了个心眼慌称没带够钱,没有直接抓药而是拿着方子转身到市里面的同仁堂药店按方子抓药,结果同样的药价钱便宜了不少。当时我就有点感叹,但是一想也正常,国药堂如果光收门诊费而卖不出几付药又那来的效益,人家专家也要吃饭,这样作也是不得以,这么一想也释然了。然而药吃下去依然是没什么明显的效果。
现在回头想想,当时找的两位医生虽然都50、60岁了,但医术实在是不怎么样,不客气的说也都是庸医,虽然现在记不得方子了,但绝对都是上来就是大伎俩的党参开着,且不说多开几克党参能多卖点药钱,光凭看病的医术来说就实在太差,虽然我当时身体很差,肯定是气阴两虚,但是也是寒热错杂,脾虚肝旺,对我当是那样的年纪病龄也不长的绝对应该是先攻邪后扶正,而且应该是在清虚火虚热的时候不忘保脾胃的阳气,应该是仔细辩证精心配伍,清胃热柔肝和扶脾并举,剂量也要配的恰到好处才行,而绝对不能病邪未去,上来就用人参这样的药补益,那样的话只会把肝火补的越来越旺,胆汁返流只会更严重,脾阳也只是越来越亢奋,结果就是嘴巴很甜,两肋很痛,人是很精神,病没好多少。其实治脾胃病应该是恢复中焦的平衡为要旨,身体的升降平衡了,脾胃慢慢就会发挥自己的正常的功能,肝胆的功能也跟着趋于正常,脾胃功能正常了,人体自身气血也就充足起来,这时候自然病情会得到缓解。治病的确有时候也不是急的事,只是这样的道理当时自己不懂,也没找到真正的名医。
这也再次验证那样一句老话,那就是“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了病与其被庸医误治,不如不治疗,不治反相当于一个中等水平的医生,中华文明几千年,老祖先的很多话其实都是至理明言,但是往往不到自己亲身体验的时候都了解不了这些名言,而非常讽刺的是等理解了这些名言,往往也吃过苦头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